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中提供服务的人数已达7500万人,同比增长7.1%。2018年年末,中国劳动人口(16-59岁)为8.97亿人,也就是说,每12个人中,就有1个是灵活用工的自由从业者,并且,这些自由从业者和用工单位的雇佣关系与以往并不相同。由此可见,中国用工市场一部分传统雇佣关系正在被解构,一边是巨量增长的自由从业者,一边是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增长,这对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两个话题十分值得企业关注:
1、自由从业者的巨量增长会给人力企业带来哪些变化?
2、人力企业该如何应对变化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
丨 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由从业者?
从社会经济视角看,2019年,经济市场进入“寒冬”,企业普遍在负重前行,而社保入税、金税三期等相关政策的出台,都在不断敦促企业完成自身运营体系的完善。其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寻找突破口解决困境,采用用工结构优化,将工作量分包给自由从业者,以此来解决用工高峰期人力紧张的问题,既保证了企业按需用工,又降低了正常用工需求阶段的人力成本。
从时代发展角度看,随着滴滴、美团、饿了么、抖音、快手等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可选择的自由从业场景也越来越多,既可以满足部分从业者的个人情感追求及自我需求,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时代发展推动着行业演进,催生了“自由职业”及更灵活的用工模式产生。
再从宏观角度来看,据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显示,在灵活就业者中,25岁以下的90后年轻人占比接近8成,德勤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也显示,五分之四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接受自由职业或合同工模式,且 61% 的受访者认为灵活的兼职工作不失为一种好的从业形式。显然,新一代劳动者的认知已和从前大不相同,加上用工市场走向成熟和多元模式,也让自由从业者能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
丨 自由从业者的增长会给人力企业带来哪些变化?
面对自由从业者的快速增量,灵活用工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大热。“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在当前的中国经济中,服务业的GDP占比已经超过52%,中国经济正在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灵活用工的新趋势,未来势必会取代传统用工模式,这对人力资源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未来的灵活用工市场或可分为三块:
人群以蓝领劳动者、兼职在校生为主。在新一代自由从业者崛起前,蓝领人群占据了灵活用工市场的绝大部分,但蓝领市场的弊端在于人员流动频繁。BOSS招聘曾披露,中国4亿蓝领人员,6 个月就要换一次工作,一次平均需要2周,这对人力资源企业及时满足用工单位高峰时期大批量的招聘和人事管理需求是一种挑战。
人群以新自由从业者为主,新经济平台自身可组织劳动力(网约车、直播平台等),但由于从业群体的自由属性,人员信息零散、薪资周期长短不一,庞大而又复杂的薪酬结算流程及数据将成为传统人力资源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为了提升内部效率和员工主观能动性,大企业正在纷纷对旧的管理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通常需要人力资源企业具备管理和财务上的交付能力。
结论:随着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企业逐渐开始大量采用灵活用工模式,人力资源企业急需在人员及薪酬管理能力上发生转变。尽快适应新的用工模式,尽快提升相应的业务发展能力,是人力资源企业吸引客户、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丨 人力企业如何面对灵活用工场景的大爆发?
经济下行加上同行推出灵活用工的服务,传统劳务派遣的市场会快速缩水,甲方自身持续性用工需求将极速下降,靠简单承担用工风险和解决编制之外的劳动力供给,提供所谓真派遣假外包的业务,很难再持续。仍自满于自身拥有大量劳务派遣员工基数,对转型无动于衷的人力服务机构,在不远的未来,会陷入甲方对之只出不进的残酷淘汰,行业将迎来一次大洗牌的契机,传统模式的强者有可能遭遇措手不及的挑战。
真正的灵活用工模式,对客户来说是灵活用工,对人力企业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关系,只不过通过人力公司的人力调度价值,在不同时间段为不同企业提供服务。当下更多人力机构,仍停留在“伪灵工”的狂欢中,只是利用灵活用工一些政策红利寻求更低的人力成本。我们并不否定政策红利的价值,而真正的灵活用工对人力企业来说,一定要能够承接甲方随时停用人力后,快速处理人手调度的问题。而聚焦某些垂直行业或垂直岗位的人力机构,在这个方面有更大的优势。一旦甲方项目结束,可以极低成本的调整人力,员工培训上岗成本不高,工作适应速度快。灵活用工时代,垂直化服务的人力机构其成长速度将更值得期待。
高效配置人力,离不开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人力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升级是灵活用工业务可规模化扩展的前置条件,对灵工数据库、人力调度触达手段、包括薪税社保等和政策高紧密挂钩的业务等场景实现足够密度的互联网 ,均是人力企业在未来三年必然要经历的升级之路。而全风险外包的结算账期和灵工业务个体越来越多的灵活领薪诉求,必然会带来企业的资金压力,人力企业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受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轻资产行业授信上的歧视,其规模化发展必然会遭遇瓶颈。打通行业专业融资渠道、寻求上市等一二级资本市场助力,是转型扩张期人力机构在灵工时代必然的战略选择。
丨 面对灵活用工场景的大爆发,人力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
首先,从用工单位角度,人力企业提供的服务要满足以下两种需求:
个税等相关政策改革变化是常态,人力企业需尽快掌握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找到成本控制的最优方案;
就长期发展而言,人力企业需要解决财务资金和员工稳定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用工单位提供服务。
其次,想要承接大单灵活用工业务,人力企业该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灵活用工方案在新经济市场普及后,人力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在于是否可以满足用工单位对于薪资、税务和保险的综合服务业务能力上;
2、由于用工单位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人力企业一方面需要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人力企业本身的成本难以承受客户的价格压力,所以,在人力企业资金匹配能力上具有一定要求;
3、人力企业要比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更高效、更专业、更低成本,此时,人力资源企业一定要学会用技术驱动服务,用技术提升专业,用技术降低成本,来解决薪酬管理环节中遇到的问题。